一,、2024年成效

(一)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切實加強,,中小學黨建和思政工作經驗全省推廣,。扎實開展了黨紀學習教育和群腐整治,。中小學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實現(xiàn)全覆蓋,市直23個基層黨組織完成設立,、換屆,,新發(fā)展黨員16名,備案管理入黨積極分子117名,。我市黨建經驗被省委組織部推介報道,,中小學校思政課建設提升行動得到省委領導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廣。

(二)持續(xù)擴大優(yōu)質教育資源供給,,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更加充實,。英華片區(qū)九年一貫制學校及幼兒園項目完工。全市新改擴建4所公辦幼兒園,,認定6所普惠性民辦園,。改造建設8所鄉(xiāng)鎮(zhèn)寄宿制學校。投入1.62億元支持縣域普通高中標準化建設,,職業(yè)學校辦學條件達標率86.7%,。

)堅持減量促增質、減負促增效,,圓滿完成黨中央,、國務院賦予市委、市政府的“雙減”政治任務,。188所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全部完成重新審核登記并納入國家監(jiān)管平臺管理,,11項指標均達100%。全省首家實現(xiàn)校外培訓機構黨建工作全覆蓋,。3所學校入選首批全國科學實驗校,。爭取市財政全額保障市直學校開展課后服務,。我市“雙減”工作于2024年8月順利通過驗收,并入選全國優(yōu)秀案例,。

(四)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經驗入選全國典型案例,,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實現(xiàn)新的突破推動海亮集團托管市十三中,、衡水教育集團托管市十五中,。在4所學校順利進行了普職融通試點,普通高中招生比例由60%提升至70%,。

京長教育對口合作經驗全國推廣交流,,校長教師隊伍素質實現(xiàn)整體提升85所學校結成京長“一對一”幫扶友好學校,,231名校長,、教師赴京跟崗研修,23名北京名師,、名校長來長送教講學,2500余名校長教師參訓,,工作經驗被國家級媒體刊發(fā),。完善教師管理系統(tǒng),加強師德警示教育,,舉辦“長治教育教學大講堂”22期,。高規(guī)格召開全市教師節(jié)慶祝大會。城市與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達到85.01%,。

????二,、2025年工作打算

(一)強化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。一是深入落實中小學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,,選優(yōu)配強中小學黨組織書記和校長,,選樹“中小學校優(yōu)秀黨組織書記工作室”。二是持續(xù)完善教育工委建設,,強化教師黨員教育培訓,,充實黨員干部后備力量,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(zhàn)斗力,。三是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,,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,豐富研學實踐活動,。四是深入推進清廉教育建設,,鞏固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工作成果。五是把學習宣傳貫徹全國,、全省教育大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,,通過黨支部“三會一課”,、集中培訓、宣講團宣講,、集體聯(lián)學,、專家輔導講座等多種方式,推動精神入腦入心,。籌備召開全市教育大會,,安排教育強市建設,凝聚工作合力,。

(二)推動多元發(fā)展特色辦學,。一是深化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進校園活動,強化中華經典誦讀和青少年學生讀書活動,。二是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,,加快學校體育設施設備的配備和更新,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,。三是加快市級勞動實踐基地建設步伐,。四是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,推動學校配齊配足心理健康教師,。五是開齊開足音體美課程,,強化學校乒乓球教育訓練。六是建強用好教育公共服務平臺,,推進智慧校園建設,。

(三)建優(yōu)建強校長教師隊伍。一是加大高層次人才和部屬公費師范生引進力度,。二是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教育,、培養(yǎng)、使用,、管理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。三是加大在職教師培訓培養(yǎng)力度。四是細化開展年度重點工作目標考核,,激發(fā)教師的工作活力和積極性,。

(四)深化教育交流合作。一是深化京長教育對口合作,,開展更高水平,、更大規(guī)模、更長周期的赴京跟崗學習和來長送教培訓活動,。二是探索在長治建立清華附中,、人大附中名校長工作站、名師工作室,。三是進一步深化與北師大,、衡水,、海亮等教育集團及國內其他先進地區(qū)和教育團隊的合作,全面提升合作服務質效,。

(五)加快學校項目建設,。一是推動出臺《長治市中小學幼兒園規(guī)劃建設條例》實施細則。二是推進長治學院新校區(qū)建設,。三是推動英華片區(qū)九年一貫制學校早日投入使用,,推進市二十中綜合教學樓建設。四是加快推進市三中遷建,、新建望湖路幼兒園等項目前期,,盡快啟動建設。

(六)守牢校園安全底線,。一是強化“三管三必須”和屬地主體責任,,常態(tài)化開展防溺水、防欺凌,、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,。二是健全學生欺凌和暴力行為早發(fā)現(xiàn)、早預防,、早控制機制,。三是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和涉教輿情管控,提升應急處突能力,。加強考務管理,實現(xiàn)平安考試,。